地方志說
  據《廣州市志》記載,多寶之名,始於清代。清安徽巡撫鄧華熙,廣東順德人,辭官後在此地修建樓宇居住,受街坊推舉,為街道取名多寶。後多寶大街與寶慶新街合併,於1930年至1932年間擴建成馬路,稱多寶路。1966年時敏路和如意坊東亦併入多寶路。多寶路長1390米,寬18米。
  新中國成立前,多寶大街(多寶路)一帶居民多是富豪、商賈、粵劇明星、書畫世家,素有“粵劇之鄉”的美稱。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劉學洵在西關橋腳(今多寶路昌華大街)附近修建廣慶戲院,是廣州市首家售票公演場所,開劇場建設風氣之先河。此院一開,廣州新建演出場所均逐漸公開營業。粵劇、曲藝演員、詩人、書畫名家常聚於多寶路交流雅興。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千里駒、黃不滅、何非凡、楚岫雲、林小群、盧秋萍、羅家寶等曾居住於此。很多曲藝名藝人和音樂前輩,還抽出業餘時間作演出和培訓指導。1986年,多寶路成立了由5—10歲兒童組成的享譽廣州的“小紅豆”粵劇培訓班和多寶樂社,教戲又教人,弘揚社會新風,振興粵劇。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鄭劍鋒
  當清代巡撫鄧華熙題寫“多寶”這個名字時,他心中一定寄予了對這條路滿滿的愛和期待。從此,西關“三寶”——多寶、寶華、寶源三條街名便遠近聞名。
  和它的名字一樣,多寶路上蘊含著許多鮮為人知的“寶物”。這裡曾經誕生了歷史上馳名的氣派豪宅西關大屋,也曾聚集了眾多名門望族、官僚巨賈。它還是文化豐富之街區,歷來是文化藝術藝人集居之地。如今,這裡變得市井而親民,但仍可以在其中發掘它與文化藝術的種種聯繫。
  巡撫大筆一揮,題名“多寶”
  如今的多寶路18號附近已改建成幼兒園和製藥廠,而在過去,這裡是晚清官員鄧華熙的西關故居。鄧華熙何許人也?據史料記載,他是廣東順德人,曾任湖北布政使、安徽巡撫、山西巡撫等職,官居二品。1902年,他因病辭官回籍,在多寶大街興建住宅。據傳,當時的街坊請他為街道命名,鄧華熙大筆一揮,題名“多寶”。
  鄧華熙不僅給廣州帶來了多寶街這個名號,還帶來了歷史名建築西關大屋。鄧華熙故居又被稱作鄧宮保第,原貌為七開間三進深,占地近千平方米,成為歷史上馳名的氣派豪宅,是典型的西關大屋。
  西關大屋的典型佈局是“三開間”,正間以廳堂為主,兩旁偏間為書房和客房,通常稱“書偏”,書偏兩旁還有一條俗稱“青雲巷”的小巷,而廚房位於房子最後面,主人通常不會到廚房裡去。2000年落成的西關民俗博物館,正是參照這座歷史上著名的西關大屋——鄧宮保第而建。鄧宮保第當時氣派一時,孫中山先生也曾親臨請教“治粵”之策。
  1930年左右,鄧宮保第的第三開間的花園及其他建築騰空,租給廣州市立小學作校舍。其餘四開間則由於住的人太少,於上世紀50年代讓出建製藥廠。此後,素有“西關大宅門”之稱的鄧宮保第不復存在。
  十五甫正街、寶華正中約、多寶坊等地區一直是西關古老大屋較集中的街巷。但如今,多寶路上已經很難找到正宗的西關大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城市改造,曾經的官宦貴族紛紛遷出西關大屋,更多的平民百姓住了進去,西關大屋的格局和遺跡也被逐漸改變和破壞。
  值得慶幸的是,多寶路上仍有許多歷史特色建築,低調而有厚重感。這些歷史建築早已融入尋常百姓家,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洗好的衣服,偶爾會碰到光膀子的男子拿著長長的竹竿曬衣服,這就是再真實不過的廣州。
  西關巨戶之多,甲於廣州
  據考證,西關之創設,日漸繁盛,始自清同治初年,清末葉西關最為富庶,人才輩出。查西關巨戶之多,甲於廣州。西關有多寶、逢源、寶源、寶慶、寶華、長壽、毓桂、恩寧、叢桂等街道,十二甫、十三甫、十五甫及抗日路(今和平路)等均巨戶林立。
  雖然鄧宮保第不復存在,但鄧華熙留下的信折字畫等1400多件都留在了廣州,成為博物館的藏品。“淇水煙波半舍春色,太行松雪映出青天。”這副對聯是清代四大書法名家之一、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的手筆,據傳是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時鄧家所獲御賜。
  當時獲賞賜的還有數以百計的書籍,鄧華熙為此專門在大宅旁建起“賜書樓”,為後人收藏教育所用,其後成為鄧家子弟啟蒙教育的場所。這些文化珍寶命途多舛。上世紀30年代以來,賜書樓上的藏品幾經波折後,幾乎蕩然無存。
  所幸,上世紀80年代,省市有關部門落實政策,將文革中查抄文物歸還原主人,其中就有大量廣東近代史相關資料,包括光緒帝、康有為、李鴻章、林則徐、梁鼎芬等人跟鄧華熙的往來書信。鄧家人心懷祖國,幾乎將祖輩所傳文物悉數捐出,共計1400餘件。
  類似鄧家這樣的名門望族、官僚巨賈,在多寶路上還有很多。據考證,多寶路4號為港富商孔安道住宅,100號為港商梁介庵住宅,111號為港商林炳炎住宅。多寶路尾為新會朱松喬住宅,朱氏為新會先進商人,所有兒女均留學歐美,多成棟材(文中所提路牌為20世紀30年代多寶路所編之門牌)。
  在多寶路之橫街多寶坊,有李文田之探花第——泰華樓,是昔日的藏書所,因珍藏“東嶽泰山碑”和“西嶽華山廟碑”早期的拓本而聞名。曾經居住在多寶路的還有王仿初,世稱王百萬,佛山人,家境富有,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多寶大街前列之富戶。30年代,在廣州西關有私家汽車者只數人,其一即為多寶路之梁介庵家。
  廣州有句俗話:“東山少爺,西關小姐”。西關自古以來就是商業繁華區,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多數居住於此。如今,在多寶路上已經難覓過去商業巨戶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濃郁的市井氣息,經濟條件各異的人都能在此生活。
  文藝名流匯聚,交流雅興
  多寶路上的寶物並不止於“巨戶”,它還是文化豐富之街區。民國以來,多寶街就是文化藝術藝人集居之地,眾多的粵劇、曲藝演員、詩人、書畫世家常居此交流雅興。
  多寶地區粵劇名藝人眾多,素有“粵劇之鄉”之稱。如何非凡、林少群、林錦屏、盧秋萍、羅君超、盧啟光、黃君武、黃不滅等就曾居住於此。1958年,粵劇名家白駒榮還在多寶路建立養老院,為諸多粵劇老人安排晚年生活。
  民國時期至抗日戰爭前,多寶路已有中小學,甚至有英文館設立。當時設在多寶路的中學有私立坤維女子中學、私立南京中學分校兩間,私立、市立小學則有市立第四十小學等九間以及英文學校(或稱英文館)兩間。
  再往前追溯,多寶路上還誕生過廣東最早的民辦新式學校。1898年,在康梁維新變法的直接促使下,鄧家仁(字君壽)、鄧家讓(字恭叔)兩兄弟共同創辦了廣東首家民辦新式學校,取名時敏學堂,寓意敏於時務。
  時敏學堂坐落於當時的多寶大街寶慶新街上,即如今的多寶路從黃沙大道到涌邊一段,以前被稱為“時敏路”。現在的廣醫三院旁邊的橋,以前叫“時敏橋”。1966年,時敏路與如意坊東併入多寶路。
  時敏學堂仿照和引進了西方現代科學,又結合本國實際設大學、小學兩部,聘請有新思想的學者任教,開設修身、國文、地理等課程,求學者眾多。學堂後來還衍生出時敏書局,並創辦了《時敏報》。
  1902年,學堂選派金曾澄率8位留學生赴日本留學,金曾澄畢業回國後曾任中山大學校長、廣州大學校長、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等職,這在當時是甚富遠見之舉。1905年,學堂改為時敏中學堂,這是廣州最早的私立中學堂,由鄧家仁任校長。
  民國後,時敏中學堂易名私立時敏中學。1917年,鄧家讓接替其兄任校長。由於鄧家讓是馬來西亞發展區詩巫市的功臣,所以時敏路也成為廣州西關和馬來西亞詩巫市結下的異國異地情結中的重要一環。
  1922年,私立時敏中學停辦,校舍用作國民大學辦學基地。20世紀50年代初,國民大學併入華南聯合大學,校址改作它用。如今,這裡是多寶路39號,廣東省水利廳辦公大院所在地。
  走在如今的多寶路上,你仍可以察覺它與文化藝術的種種聯繫,荔灣區教育局、培英中學等都坐落於此。2010年,廣州首個以粵劇藝術為主題的文化園——寶慶粵藝文化園在荔灣區多寶路掛牌成立。久居於多寶路的老人,又能享受過去看大戲的時光了。
  街坊聲音
  愛好藏心中
  如今65歲的老吳還是喜歡看小人書,這個興趣保持了幾十年。“上星期剛買的,2塊錢一本。以前都是租回家裡看,2分錢一本。”老吳家裡收藏了一個書櫃的小人書,他喜歡裡面的畫,“有趣,有畫面感,現在越來越少,都快成‘文物’了”。
  和小人書一起消逝的,還有多寶路上的唱戲聲。“附近以前很多唱戲的人在這裡住,他們也經常會去茶樓喝茶。”小時候,老吳總能在家裡聽到唱戲聲,聽不懂,卻覺得很有味道。跟著老人去戲院最讓他興奮,“那時候的票都比較貴,買樓上的票就比較便宜,只能遠遠地看”。
  老吳對過去街巷間濃郁的文化氛圍很懷念,偶爾還有點感傷,陳奶奶卻不這麼想。“最重要的是,愛好藏心中”。現在少人唱戲,她通過收音機和電視機接觸到喜愛的粵劇,偶爾還能給孫子哼幾句。
  “我算是學了幾句吧,但現在的人學唱戲沒那麼有耐性了,不過也沒關係。”陳奶奶覺得,如今的文化氛圍並未減弱。“現在那麼多大學生,以前想讀都沒得讀,我的幾個子女都沒讀到。但現在的幾個孫子都上了大學,工作也穩定,就很好啦”。
  記者手記
  歷史隱匿在生活細節中
  清晨的多寶街頭熙熙攘攘,路邊的特價水果攤被趕早市的人團團包圍。略顯狹窄的道路,在車水馬龍中時常出現短暫的交通堵塞。作為荔灣區的一條東西向道路,多寶路東與寶華路相接,西接黃沙大道與如意坊直街相連,全長1390米,寬18米。
  相較於新城區,舊建築簇擁在一起的多寶路,讓人看不出其中的規劃和章法,反而略顯雜亂。然而,在這種雜亂和無章法中,卻隱藏著大大小小的食肆、理髮店、五金店,幾乎所有生活所需的東西,都能在多寶路找到。
  從主幹道移步至一旁的內街內巷,也別有洞天。典型的西關大屋也許難以尋覓,但眾多歷史特色建築仍會讓你久久駐足觀賞。多寶路南側的民國建築,多為二三層磚混結構,有著中西合璧的風格。外立面多採用水洗石米,部分採用青磚,外立面中間多設凹陽臺,檐口多有線條豐富的裝飾,門窗有鐵花和彩色玻璃。
  這些傳統的特色建築,如今已是尋常百姓家,家家戶戶把衣服晾曬在陽臺或院子里,充滿了生活的味道。第一次前來的游客,總會在圍牆外駐足許久,仿佛想窺探這些歷史建築下的現代生活,兩者的碰撞一定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居住於此的阿公阿婆就悠閑淡定多了,老人慈眉善目,言語間怡然自得,即使偶爾抱怨生活瑣事,也會以一種自嘲的方式自我化解。在他們的生活中,還有著許多與多寶路有關的文化藝術記憶。
  掃二維碼瞭解更多地名背後的故事。
  ■分享地名背後的故事
  您是否瞭解,您身邊街道背後不為人們熟知的故事和歷史?您是否還記得,這座城市的街巷曾經帶給您記憶和感動?寫下它們吧,與我們一起分享這份記憶與情懷。
  我們期待您,與我們,與城市,一起分享您的故事。
  請@南方日報或投稿至信箱gzdmgs@126.com。
  策劃:薑玉龍 黃小晶 譚亦芳 鄭佳欣
  統籌:鄭佳欣 陳文敏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實習生 王萌  (原標題:多寶路 百年風雨聲粵曲音韻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20gaax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