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宗票貼淵教授在給病人做手術
  
  曾宗淵教授從事腫瘤研究50msata餘年
  74歲建築設計外科腫瘤專家曾宗淵人退休心不休,一星期六天奔波在兩家醫院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圖/羊城晚報債務整合記者 何奔
  2013年11月的一個早上,他站在手術台前,正給病人切除面部一塊巨大海綿狀血管瘤,只見他右手握著手術刀裝潢,左手握著血管鉗,一點一點地分離血管,結扎、止血,有條不紊……
  凝聚了50多年的功力,此刻全部從揮灑自如的手術刀上迸發而出。手術臺上,沒有噴涌而出的鮮血、沒有血肉模糊的創面,神經、血管、層次清晰分明。接受手術的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阿明,一位面部長著巨大瘤子,被人稱作“象面人”的病人。從13歲起,他左面部長了一個紅色的小結節,漸漸愈長愈大,逐漸將他的左眼、鼻和嘴巴破壞、變形。在當地治療一年多無效的情況下,應徐克成院長的邀請,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籌款將他送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治療。
  手術順利結束,臺上僅有的幾塊紗布上,有星星點點的血跡,羊城晚報記者問:“手術中病人出血量是多少?”主刀醫生回答:“大約20毫升吧!”
  20毫升,還不到平時抽血化驗的兩針管血!據說,這是主刀醫生幾十年來自己創建的特殊“無血”手術技術,他將其命名為“間斷封鎖結扎”和“褥式連鎖交叉縫合”。
  這位主刀的專家名叫曾宗淵,今年74歲,是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頭頸外科首席專家,也是復大腫瘤醫院頭頸科主任。
  臺下多年苦功??成就微創無血術
  看過曾宗淵做手術的人,都會驚嘆他是如何做到接近零出血的。要做到手術少出血,必須不弄破血管,而頭頸面部,是全身血管最豐富的地方。20多歲的徐醫生,跟著曾宗淵學了3個多月,頗有體會。“他的手術很規範,思路非常清晰,嚴格根據血管、神經的走向下刀,解剖層次非常清晰。”徐醫生說。
  曾宗淵教授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現在很多年輕醫生不敢這樣下刀。”他指的下刀,是敢沿著血管錶面來切瘤的技術。“每個醫生用的手術刀是一樣的,但是各人下刀的輕重、力度、角度都是不同的。”曾宗淵解釋,這關鍵在於解剖的基本功不夠扎實。
  他歸納說,手術要少出血,關鍵要做到三點:對解剖層次清楚,才能不踩中血管雷區;先阻斷關鍵血管,再切除腫瘤;對一些不好找的血管,為預防出血,先用針線鎖縫起來。這些,說著容易做著難,曾宗淵笑稱:“好的手術醫生講究一點天分,有悟性很重要,但關鍵還是要刻苦學習!”
  人退休心不休??兩家醫院來回跑
  早上5點45分,鬧鐘響了。74歲的曾宗淵爬起床,簡單洗漱後,6點30分,準時出門,走到烈士陵園後門坐284路公共汽車,到華僑醫院站下車,轉506路公共汽車,到棠德花園站下車,再步行幾步就到復大腫瘤醫院了。三年多來風雨無阻。
  “我每天大約7點30分前到醫院,吃個早餐,就上班了!”他說,每周一、三、四、五、六,天天如此。在這裡,他要上手術台,查房、觀察病人術後情況,帶年輕醫生……忙得不亦樂乎。每周一和周四,中午在食堂用過午餐後,他又坐上公共汽車,回到他工作50多年的老東家——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稍事休息後出門診;周二,參加一次總查房,再出半天門診。
  71歲退休後,曾宗淵堅持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出門診,但一周三次門診的工作量,對原來整天工作的他而言,實在太清閑了。“兒孫大了,在家待久了感覺無聊。”他說,一次機緣巧合下,曾宗淵認識了時任復大腫瘤醫院院長徐克成,兩人很聊得來。於是,在徐克成的熱情邀請下,曾宗淵重新回到手術臺上,“能夠為病人多做點工作。覺得自己還能為社會做些貢獻,很開心。”他說。
  立志懸壺濟世??因童年時缺醫少藥
  曾宗淵是如何走上學醫之路的?日前,從不接受媒體採訪的他,在徐克成的勸說下,終於跟記者聊起自己的從醫之路。
  1939年,曾宗淵出生在梅州市興寧縣半山區石馬鎮秀水村一個普通人家。農村人生活貧窮,萬一生病,大多只能找村裡的赤腳醫生吃些中藥對付,10歲那年,他父親咳嗽,漸漸發展到久咳不止、咯血,卧床不起。中藥、西藥吃了好久病才好。這讓曾宗淵萌發學醫的念頭。“如果自己當醫生,不僅可以給親朋好友治病,還能救別人。”他說。
  天資聰穎加上勤奮好學,1957年高中畢業時,曾宗淵如願考取了中山醫學院(現中山大學)醫療系。
  他的求知欲令他像“海綿吸水”一樣貪婪地學習。他說:“當時天天都在課室或者解剖室,從不去玩。經常要考試,基本上每天都是‘課室、飯堂、宿舍’三點一線,唯一的娛樂就是大約一個月一次,學院在大禮堂放映電影時會去看。”5年的學醫之路他基本就是這樣走過來的,苦讀之下,曾宗淵打下很扎實的基本功。 編輯: 牟青
   1
  肯鑽又肯學??學成妙法開先河
  1963——1964年,曾宗淵有幸被派到到上海腫瘤醫院進修一年。當離開上海時,他成功將《頭頸部腫瘤內放射治療》的方法帶回到廣州,主要用於治療喉癌、咽癌、口頰癌、舌癌等。
  在新的治療技術沒有引進之前,舌癌病人治療時需要將舌頭和部分下巴切除,術後面容被損。新技術引進後,可以縮小腫瘤後再做手術,下巴不用切掉了;以前,治療喉癌需要將整個喉都切除,術後病人無法說話,曾宗淵專門研究喉癌的分期治療,將喉癌按嚴重程度分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定下一個類似“治療指南”的指引。喉癌一期、二期的病人喉不用全切,可以保留部分說話功能,三期的病人喉部分切、四期以上的為保命,喉必須全切。
  這種無需“一刀切”的分別對待手術方法,令很多病人免除喉全切後無法說話的痛苦,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憂人看病貴??主動降低掛號費
  現在,在不少大醫院,技術水平高的專家尤其是首席專家掛號費節節上升,這主要是為了體現專家的勞動價值。
  曾宗淵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原來中山醫腫瘤醫院給他周二門診定的首席專家特診,掛號費300元/次。可這一標準實施三個月後,他心裡不舒服:“太貴了,老百姓看不起,一個病人看半個小時病要300元,我心裡不安。”他主動要求將300元降到10元。“現在不愁吃不愁穿,我一個農村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不用出學費,都是國家培養,能多為幾個病人服務是我的宗旨。”曾宗淵坦誠地說。????
  來自馬來西亞的“象面人”阿明不遠萬里前來尋醫,曾宗淵對他十分同情。他說,病人一旦不幸患上腫瘤,治療費十分昂貴,窮困人家會治得傾家蕩產,有的沒錢治就只能一直拖著不治……像阿明從13歲就開始長出腫瘤,由於家窮一直沒錢治,等到現在40多歲得到社會團體救助才能治,由於治療難度大風險高費用多,阿明之前不知被多少家醫院拒之門外。曾宗淵說:“現在他兩次手術花了20多萬,等面部水腫消退後,還要再做手術……”
  記者手記
  他身上,有一種精神令人感動
  與院方約好了採訪時間,但到醫院後,卻沒等到曾宗淵。“他剛查完房,正在科室開會跟其他醫生一起討論病例……”下樓去找他,發現他還沒忙完,有一位病人在外院化療後發現腫瘤複發,跑來找他看,他仔細詢問病情後,摸著病人頸部的淋巴結,一次又一次做檢查:“是,摸到有一個,很小!”“今天你吃了早餐,不好抽血檢查,明天再來抽血查一下,如果問題不大,先觀察一下!”明顯地,病人緊張的表情鬆弛下來。
  他帶羊城晚報記者去看已做了兩次手術切除面部血管瘤的“象面人”阿明。站在床邊,曾宗淵彎下腰低著頭仔細查看阿明的面部,小聲詢問阿明有沒有不適,那神態,仿佛病人是他的一位親人。
  後來,復大腫瘤醫院院長徐克成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他每天來回可以打車,的士費醫院全給報,但他不肯,從不報;他不必嚴格按時上下班,醫院說早點晚點沒關係,他卻每天早上7點半,全科室第一個到醫院!
  這位74歲的老教授,樣貌平常,衣著朴素,卻讓人難以忘懷!編輯: 牟青
  (原標題:74歲退休外科腫瘤專家:一星期六天奔波在兩家醫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20gaax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